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創刊于1983年,現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版)入編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枺篒SSN 1674-0475,CN 11-5604/O6。郵發代號2-383,國內外公開發行。
主 管:中國科學院
主 辦: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和中國感光學會
出 版:科學出版社
刊登領域:影像科學與技術、生物與醫學成像、數字成像及圖像信息處理、光化學、光醫學等。
綜述、快報、論文、應用與發展、研究生論文摘要、學術交流
知網、萬方、維普
Scopus、INSPEC、EBSCO、俄羅斯《文摘雜志》(AJ)、《劍橋科學文摘》(CSA)、《Imaging Abstracts》(IA)、《烏利希期刊指南》、CA等;《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曾獲國家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科協優秀期刊獎、國家期刊方陣的“雙百期刊”獎。
1、撰寫及編排
綜述,研究進展:一般由引言、論述部分、總結與展望組成。對上述領域的代表性成果及進展進行總結,結合自己的相關工作成果,對該領域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其未來發展提出建議,不能僅是參考文獻的堆積。
論文:一般由前言,研究方法及結果、討論與結論等組成,為作者在上述領域的原始性,創新性成果。
稿件內容的編排順序:中文題名,作者及單位、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英文題名、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及參考文獻。各級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等?;痦椖糠旁谑醉摰捻撃_處,列出基金名稱及編號。
2、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應說明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主要方法、重要數據與結果,要求條理清晰、簡潔明了,字數一般200~300,要求能獨立成文。摘要和關鍵詞均需中英對應。
3、圖和表
影像圖片需提供清晰的原始圖;表格使用三線表(不用豎線)。正文論述中需提及圖表;表題,表注、表內項目、圖題、圖注均請用中文。
4、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按照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進行編碼,序號列于文字右上角方括號內,注意:同一個參考文獻多次引用只使用一個號碼。具體格式參照本刊“參考文獻格式要求”。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是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和中國感光學會主辦的、中國科學院主管的學術期刊。本刊堅持正確出版導向,堅持以學術質量及社會效益并重的宗旨,作為反映國內外影像科學與光化學相關學術成果的窗口和增進同行交流的平臺,為保證期刊辦刊質量,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審稿是編輯部對來稿的質量進行評估、判斷和篩選的過程,編輯必須客觀、公正、審慎、認真地做好審稿工作,保證審稿工作科學、公平、公正進行。嚴格執行“三審三?!敝贫群屯性u議制度,保證有完整的審稿記錄,各環節責任清晰、過程可追溯。
制度與規范
初審由責任編輯負責。核查是否有不符合學術定位、“注水稿”、“劣質稿”、學術不當和學術不端等問題。10天內給出審稿意見。對來稿作出初步篩選,并明確是否繼續送外審。
通過初審的稿件送交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同行評議。審稿人在接到稿件三周內就文章的科學性、獨創性、邏輯性、寫作質量及價值等方面給予簡明、客觀的審稿意見,同時對學術不端及學術不當行為進行監督。
通過外審的稿件,由主編、副主編或其認可并委托的資深專家進行復審。復審后,責任編輯提請作者修改,修回的稿件需通過編輯部復核方可提交主編終審。未通過外審、復核或未在規定期限內返回修改稿的稿件予以退稿處理。
終審由分管的主編、副主編,或其認可并委托的資深專家負責。根據稿件的學術質量及編輯部的選題、發稿計劃,對稿件進行終審,做出退稿、退改、同意刊發的處理。
原則上采用“內稿外審、外稿內審”的審稿方法,審稿環節中存在爭議的稿件必要時可再次送審。
為保證客觀、公平、公正,稿件的責任編輯需以編輯部名義與作者、審稿專家聯系,不得以個人名義進行;任何工作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透露相關作者、審稿專家的個人信息。
建立動態的高水平評審專家庫,遴選態度嚴謹認真、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家,并根據期刊研究方向的調整和需要隨時補充和更新。